汪洋(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
汪洋(1955年3月12日-),安徽省宿州市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央党校继续教育学院两年制本科毕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工学硕士。1972年6月参加工作,197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七、十八、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曾任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共重庆市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党组成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等职。2017年10月25日,在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第四)。2018年3月14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全票当选全国政协主席。
生平
早年
1972年,17岁的汪洋在家乡安徽省宿县地区的食品厂当工人和车间负责人。1976年2月,在文化大革命末期,汪洋进入宿县地区的五七干校当教员,后来历任教研室副主任、校党委委员。1979年3月,他被选拔到中央党校理论宣传干部班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学习结束后,汪洋又回到安徽宿县的基层党校,继续当教员。
1981年10月,26岁的汪洋被任命为共青团安徽省宿县地委的副书记。这为以后汪洋的仕途埋下了伏笔。此后,他一直在安徽任职。1982年,他出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宣传部部长,一年后当选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
1984年,29岁的汪洋离开了共青团组织,随即出任安徽省体委副主任,1987年晋升主任。1988年,33岁的汪洋任铜陵市委副书记、市长。1989年六四事件之后,中国自1978年以来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一度停滞,1991年,时任铜陵市人民政府市长的汪洋冒着政治风险主导了一场大讨论,并且在《铜陵日报》上发表揭短亮丑的文章《醒来,铜陵!》,呼吁解放思想。1992年,他又回到省城合肥,出任安徽省省长助理、省计委主任。
省部级经历
1993年,38岁的汪洋被任命为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副省长,同年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1993年到1995年,汪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系研究生班在职学习,获得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任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
由于汪洋在安徽的良好表现,1999年9月,在朱镕基总理任内,汪洋被调入国务院工作,出任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副主任。
2003年3月,在温家宝接任国务院总理后,汪洋被任命为温家宝内阁中的国务院副秘书长(正部级),负责国务院办公厅的日常工作,并且兼任国家机关党组副书记、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2005年12月24日,汪洋接替黄镇东出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任职到2007年11月30日。汪洋在重庆工作的两年时间里,汇聚人心,开拓进取,政绩卓著,政通人和。他亲历亲为,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很有成效,为重庆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央政治局委员
2007年10月,52岁的汪洋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并在10月22日的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晋升副国级,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
12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汪洋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任期至2012年12月18日。2012年5月13日,中共广东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选举汪洋为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担任广东省委书记五年的时间里,正是广东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汪洋团结带领广东省委一班人,勤奋敬业,扎实工作,为广东的改革发展稳定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012年11月15日,汪洋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2013年3月16日,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名为第十二届国务院副总理(排名第三),在李克强内阁中分管农业、水利、防汛抗旱、扶贫开发、商务、旅游,任期至2018年3月19日结束。
晋升常委
2017年10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连任中央委员,并在次日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第四)。2017年11月,出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
2018年3月14日,63岁的汪洋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汪洋以2,144赞成票,接替俞正声,全票当选全国政协主席。2019年7月,兼任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