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
胡锦涛(1942年12月21日-) ,男,汉族,祖籍安徽绩溪,生于江苏泰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家、水利工程师。曾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第四代最高领导人。
胡锦涛祖籍安徽绩溪龙川村,出生于江苏省泰县(今泰州市)。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毕业于江苏省泰州中学及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早年曾在甘肃省刘家峡水电站及省建委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和管理工作,后进入共青团系统担任领导职务并获得晋升,于1984年出任中国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1985年起,先后在贵州省和西藏自治区担任党委书记职务,成为主政一方的省部级官员。1992年11月,在中共十四大上获选进入中央,先后担任第十四、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及中共中央书记处排名第一的书记。
2002年11月15日,在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2004年9月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2007年10月,获得连任,至2012年中共十八大后卸任退休。
国家职务上,于1998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先后担任第九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第十届与第十一届主席职务。并于1999至2013年间先后担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主席。官方将胡锦涛在任期间的中共中央称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其理论著作有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文选》等。夫人刘永清,育有一子一女。
生平
早年
1942年,胡锦涛出生于江苏省泰县。7岁时,胡锦涛母李文瑞去世,其为胡家独子,其下有妹妹胡锦蓉与胡锦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静之的茶庄随公私合营被划归当地供销社。
胡锦涛最初就读于五巷小学,后转入泰州大埔小学,1953年进入私立泰州中学(现泰州二中),1956年进入江苏省泰州中学借读。根据其家族人回忆,胡锦涛小时很文静、喜爱读书、性格随和。他曾在履历表籍贯栏中填过“泰州”,受到父亲训导后从中学开始就一直填“安徽绩溪”。胡锦涛在绩溪家乡的堂姐胡锦霞表示:胡锦涛看到她的籍贯填的也是“安徽绩溪”,父亲胡增钰对他说:“我们老家是安徽绩溪,你长在江苏,祖籍是安徽。”此后,胡锦涛在一次全国团代会上,他对来自安徽的代表说:“我也是安徽人,我的老家在徽州地区,我是绩溪人”。
大学时期
从1959年9月起,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开启了大学生涯,期间,他结识了之后的夫人刘永清,他和夫人刘永清当时是水利工程系同年级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两位。在校期间,胡锦涛是出名的高材生,大学6年,除一门功课4分外,其余全是满分5分。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期间曾任学生文工团舞蹈队团支部书记、水利系政治辅导员。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胡锦涛作为清华大学选派的100名学生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10月1日当天,胡锦涛又被选入清华大学游行队伍,参加了国庆大游行。之后,胡锦涛把参加《东方红》排练和游行的感受写成一篇文章,题为《上了生动的一课 毛泽东思想的颂歌——工人农民战士学生座谈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发表在1964年10月6日的《人民日报》上。
1965年大学毕业后,胡锦涛被学校留在水利系参加科研工作、任教,并继续担任政治辅导员。文革时期参与和倾向的是相对清华大学井冈山派更温和保守的造反派──「四‧一四派」。
步入政坛
1968年至1969年,胡锦涛在位于甘肃的水电部刘家峡工程局房建队参加了工作。1969年至1974年,在水利部第四工程局八一三分局历任技术员、秘书、机关党支部副书记。1974年调任甘肃建设委员会秘书,因受到时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宋平的赏识而进入政坛,此后历任甘肃省建委设计管理处副处长、甘肃省建委副主任。1982年9月,胡锦涛调任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数月后担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曾于1985年率青年团访问日本,受到礼敬。1984年至1985年11月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主政地方
贵州改革
当时中共一度考虑由胡锦涛出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但考虑到当时中央的团派成员不少,即将朱厚泽与胡锦涛互调位置。1985年,胡锦涛调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当时的贵州是中国最贫困的省份,1986年的贵州人均生产总值是461元人民币,在中国省级行政区中排名倒数第一。胡锦涛上任后,对贵州省开始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先后撤消了省人事局、劳动局、统计局、审计局、工商局、物价局等11个部门的党组,政府系统逐步建立行政首长负责制。
1988年10月14日,贵州大学发生进修学员殴打致伤本校学生事件。后来又发生贵州大学数千名学生上街游行示威,胡锦涛连夜召开会议,与示威大学生进行商讨并进行协调,最终化解这一事件。
西藏维稳
时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伍精华因为劳累过重,在1988年6月、11月连续病倒。1989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调遣当时最年轻的(四十七岁)省委书记胡锦涛,担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1989年1月18日 上任5天的胡锦涛来到卧床不起的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会长伦珠陶凯家中慰问。
而在胡锦涛上任不久之后,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在1989年1月28日因为突发心肌梗死于日喀则病逝,享年51岁,西藏时局顿时异常复杂。在面对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极端事件的处理上,他的作为受到邓小平等人的赞许,也为此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丰富的经验基础。 1990年5月19日,胡锦涛带领机关干部义务参加维修布达拉宫。
政治局常委
1992年,50岁的胡锦涛进入中共中央负责组织工作。同年10月经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推荐及邓力群提名,在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第七)、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负责常务工作),晋升正国级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式成为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993年2月,接替乔石,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
1997年9月19日,胡锦涛在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上连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由第七上升为第五。1998年3月15日,胡锦涛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99年再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98年,胡锦涛兼任中央关于军队武警部队政法机关不再从事经商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中国成立国家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胡锦涛兼任组长。
第四代领导人
2002年11月,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上接替江泽民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2003年3月,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第六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2004年和2005年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分别当选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和国家军委主席。2007年10月在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上连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8年3月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连任国家主席及中央军委主席。
胡锦涛在上任后的首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强调“宪法的不可侵犯性”。中国政府也首次发布了关于中国社会动荡的数据,并赞同人民有知情权。在2003年非典疫情中胡锦涛政府行动果断,及时免去了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和北京市市长孟学农的官职。以平民领导人的姿态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在经济方面,取消了农民农业税,对民工采取更宽松的政策,率先扶持内陆城市,实施基本医保制度,增加城市地区的最低工资金额,建设经济适用房项目。
外交政策
胡锦涛推行睦邻友好政策,主张全方位外交,重视对东南亚的中国周边邻国改善关系。
2012年,针对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中国及时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在南海问题上,中国适时妥善应对,同时积极推动与东盟国家开展海上对话与合作,切实地维护了地区稳定。胡锦涛表示:「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日方采取任何方式‘购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日方必须充分认识事态的严重性,不要作出错误的决定,同中方一道,维护中日关系发展大局。」。
卸任职务
根据中共确立的领导人最多连任两届的原则,胡锦涛在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出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后,卸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由习近平接任。胡锦涛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位一次交出所有权力的非终身制最高领导人。在2013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胡锦涛卸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国家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正式退休。
退休后的胡锦涛较少出现在公开场合。2014年9月30日,胡锦涛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2015年9月3日,胡锦涛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2017年10月,胡锦涛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9年10月1日,胡锦涛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退休后,胡锦涛还曾出席过万里、乔石、尉健行等已故领导人的遗体送别。